电影《狗十三》影评
时间:2018-12-13
01.
曹保平把一部青春片拍成了战争片。
在故事层面,《狗十三》说的是一个叫李玩的女孩儿,在13岁那年,养狗、丢狗、找狗的一系列经历。在这一过程中,充塞着成长的阵痛,长大的荒芜,对成人世界忐忑的眺望和不由自主的躲闪。
影片最后,当李玩发现了当年丢失的狗,可担心它“认出我”的时候,我们终于可以说,狗对于青春的作用已经完结。一种伦理秩序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了效力,另一套权力秩序因为时间的汹涌而再次缓缓转动。
和这世界上绝大多数青春片一样,《狗十三》也有意无意地把少年和成人两个世界对立起来。和这世界上绝大多数青春片不一样的是,《狗十三》并没有为这两个世界涂抹了爱恨两个色系的油漆。
如果说,《狗十三》是一部战争片的话,暴力仍然是它主要的攻夺方式。
影片中,爷爷的呵骂,爸爸的推打,在剧力表现上都极其惊人。但影片对暴力的理解远不止此,真正的暴力发生在爷爷的呵骂、爸爸的推打之后。
爸爸掐着李玩的脖子向爷爷奶奶道歉后,李玩踉跄地跑回房间,然后是一个洗澡的镜头。李玩如出生的婴孩接受洗礼一般,蹲在淋浴喷头下,她纤细的背部颤抖如风中的落叶。
然后父亲要她坐在自己的腿上,“爸爸打你,是因为爱你”,“等你长大了,就知道了。”以爷爷为代表的长辈,对李玩最大的心愿就是“娃懂事了”。
在《狗十三》里,没有肉眼可见的敌我双方,爷爷、奶奶、爸爸,表姐一方不是敌人,是一家人,每一个人都爱李玩。
他们对李玩的暴力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爱。
他们的暴力手段也很少是棍棒和叱骂,而是规劝、是叹气、是眼泪、是默默的注视,是表演性质大于实质意义的愧疚感。
02.
这极有可能是一场速战速决的短兵交接,也可能会是一场蔓延一生的持久战。《狗十三》拍出了这场战争在不同阶段的战斗形态。
关于李玩,这场战斗的导火索是狗,而表姐的战斗导火索是爱情,爸爸的战斗是生意,后妈的战斗是亲生儿子位置的明确,爷爷的战斗是一家人的和睦。
每个人的战争都比李玩的更重要,除了他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作战之外,李玩的战争是他们早就打完了的,所以,每个人都有绝对的权力和底气对李玩说,“你得懂事”。
他们要她臣服于一种公共秩序,但每个人对那个公共秩序的理解都不尽相同。他们都曾经不懂事过,现在也或多或少地不懂事着,但和李玩最大的不同就是,他们对懂事有着无比顺从的渴望。
因为只有懂事了,才可能收获人们嘴里那种形状雷同的爱情甜美、家庭和睦、事业成功。
就像李玩父亲在酒桌上表现的强颜欢笑一样,他渴望融入又希望摆脱。他们也会痛恨那个秩序,又不得不热爱那个秩序,他们闪躲又投入的样子,构成了秩序本身。
我们管这叫长大。
03.
无可否认,这是一部尽力压抑着愤怒的电影,指向当然是那些道貌岸然、反复无常的成人。
任何一部讲述青春成长的青春电影,都有意无意地同时扮演受害者和施害者两个角色。
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就在于,我们渴望长大,又在长大之后希冀回到少年。我们渴望那种率真,又对率真的命运有着无可名状的担忧。我们沉溺于社会意义上的成熟,又对成熟怀抱着偶尔闪现出的敌意。
我们爱,不惜扼杀热爱。我们恨,又对恨保持礼貌。我们生活在现在,但最不满意的就是现在。我们回不到过去,但对过去总是给予了最美好的想象。
所以,李玩的单纯,是她一个人负担不起的。她所厌恶的家人的世故,是她可以单纯的底线。
成长的代价,在大多数时候,都是别人在替你负担。
在人生这一场战斗中,每个人都曾是革命者,但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成了保皇派。还有一小部分,骑墙在两者之间,负责发出姿势大于意义的冷哼,我们称其为文艺青年。
本文网址: http://www.zzgaodun.cn/new/259.html